方言保护工程迈出新步伐:AI合成贵阳话语音库成功收录10万条俚语

贵阳新闻网 阅读:34 2025-05-26 20:52:33 评论:0

近年来,随着普通话的普及,许多地方方言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。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丰富的方言文化,各地纷纷启动方言保护工程。近日,一项名为“方言保护工程”的项目在贵阳取得了重要进展,AI合成的贵阳话语音库成功收录了10万条贵阳俚语,为方言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贵阳话作为西南地区的一种地方方言,具有丰富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。然而,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,贵阳话正逐渐被普通话所取代,许多年轻人甚至无法熟练运用贵阳话进行日常交流。为了拯救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,贵阳市 *** 联合相关部门,启动了“方言保护工程”。

在方言保护工程中,AI合成的贵阳话语音库起到了关键作用。该语音库通过人工智能技术,对贵阳话的语音、语调、语速等特征进行了深度学习,能够准确还原贵阳话的发音。在此基础上,语音库收录了10万条贵阳俚语,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,如饮食、交通、购物等。

据悉,这10万条贵阳俚语的收录,历时近两年。项目团队走访了贵阳的各个角落,与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,收集到了大量真实的贵阳俚语。在收集过程中,项目团队注重对贵阳俚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,力求还原其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。

AI合成的贵阳话语音库的建立,不仅为方言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,还为贵阳话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。以下是该项目带来的几点积极影响:

1. 保存贵阳话发音:语音库收录了10万条贵阳俚语,为后人提供了贵阳话发音的珍贵资料,有助于后人了解和传承贵阳话。

2. 丰富贵阳话词汇:语音库中的俚语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,有助于丰富贵阳话的词汇,提高贵阳话的表达能力。

3. 推动方言保护:语音库的建立,有助于提高公众对贵阳话保护的意识,促进方言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。

4. 促进文化交流:语音库的推广,有助于加强贵阳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,增进彼此的了解。

当然,方言保护工程并非一蹴而就。在未来,项目团队将继续努力,不断完善AI合成的贵阳话语音库,使其成为贵阳话传承与发展的有力工具。同时,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方言保护,共同为传承和保护我国丰富的方言文化贡献力量。

总之,AI合成的贵阳话语音库收录10万条贵阳俚语,标志着方言保护工程迈出了新的步伐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在各方共同努力下,贵阳话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必将得到传承与发展,为我国的文化多样性增添光彩。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    关注我们

    贵阳新闻网提供贵州本土及全国热点新闻,涵盖党政、财经、娱乐、体育等20余个频道,打造一站式信息平台